电 话: 0851-85989737
传 真: 0851-85989737
E-mail:364545645@qq.com
电 话: 0851-85989737
传 真: 0851-85989737
E-mail:364545645@qq.com
地 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1号楼3108-3110号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C区16栋三单元2409号
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9 贵州文祥天廷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黔ICP备19001280号-1
联系我们
服务咨询热线 :0851-85989737
扫一扫访问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
核心业务
新闻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说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是因为它本子多、本子厚,最根本是因为它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是整体性、全方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党的创新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扎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形成的。历史地看,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就要将其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放在深化“两个结合”的进程中来领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既体现了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是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内在统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揭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经验,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进一步筑牢了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思想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必须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紧密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的丰富与发展。自信自立是其精神特质,强调把走自己的路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之路体现历史主动,以中国之治书写伟大奇迹,以中国之理回答时代课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典范。守正创新是其理论品质,强调坚定不移地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在把握“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问题导向是其实践品格,强调突出问题意识,把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作为根本任务,科学回答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矛盾问题、化解风险挑战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系统观念是其科学方法,强调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从系统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统筹兼顾,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胸怀天下是其宏阔视野,强调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把握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既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又在世界共同发展中推进自身发展,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彰显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格局。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才能为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将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既坚守正道又敢于说新话、干新事、创新举,才能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才能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才能放眼全局谋一域、着眼长远抓当前,有条不紊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才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组织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校教师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主题教育重点书籍,全面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贡献的原创性,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全力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组织引导广大学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下功夫研读原文原著,从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做到知其言、明其理、悟其法,不断增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的12个方面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重要论述、重要观点、重要方法,更好践行党校初心,更好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为全党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